閱讀進度0%

華語流行樂 20 年:從周杰倫、影視主題曲、到網路唱紅的抖音歌,你的單曲循環是哪一首?

載入中
img-001
img-002
img-003
img-004
img-005
img-006

華語流行樂 20 年:從周杰倫、影視主題曲、到網路唱紅的抖音歌,你的單曲循環是哪一首?

閱讀時間 16 分鐘

報導重點摘要

  • READr 從 KKBOX 自 2005 年起公佈的每日排行榜資料,觀察臺灣流行音樂的演變。1997 年臺灣曾經是世界重要的音樂市場,賺大錢的蓬勃產業吸引各方人才,直到數位化浪潮襲來,專家們都認為,蕭敬騰是「最後一個」天王級歌手。
  • 實體唱片到數位的轉型期間,也是排行榜多元度最低的時間,排行榜開始出現「每天都上榜」的歌,代表這些歌不受各種新歌發行的影響,每天的播放次數都在前 50 名榜內。
  • 近代串流影響讓排行榜「大者恆大」,甚至出現連續三年都上榜的歌;但上榜的藝人數也是歷年最多,分眾市場愈來愈明顯。
KKBOX 公佈的排行榜資料始於 2005 年,那是它在臺灣推出服務的第一年。KKBOX 的第一篇新聞稿主題是與手機硬體的合作,「手機用戶能夠藉由 KKBOX 隨時隨地享受 50 萬首合法授權的音樂,享受隨選音樂將不再有空間的限制」——在 2024 年的現在,這已經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而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更早以前,1997 年的臺灣曾經是亞洲唱片市場的第二名(僅次於日本)、世界唱片市場的第 13 名,流行音樂研究者李律(本名李律鋒)細數當年的臺灣音樂產業,瘋狂賺錢的程度吸引了各式各樣的人才。
李律提到,1981 年滾石唱片、1983 年飛碟唱片,兩大重要唱片公司開啟了流行音樂產業的元年;直到 1995 年五大國際唱片公司(索尼、環球、華納、博德曼、百代)全數就位,臺灣正式進入國際華語市場,「1995 年到 1999 年是國語流行市場的最大值,每年產值超過 100 億臺幣。」
他以臺灣唱片史上第三張百萬專輯、張學友的《吻別》為例,「一張唱片定價 280 元,100 萬張實收就是 3 億臺幣。扣掉成本,一首歌 20 萬,最多 200 萬已經到頂;占比最大的宣傳成本,頂規唱片抓 2000 萬左右,剩下的我們算寬一點,假設加起來是 3000 多萬,我賺 3 億,剩下的都是淨利。」
李律指出,這樣的暴利,讓這個產業每個面向都是錢,很俗氣,但因此所有東西都有價值跟價格,包括人才,「我要拍一支 MV,想做天王天后級頂規的、不錯的、普通型、經濟型、到超省錢的拍法,每一個規格都有很多人可以選;我要做專輯,風格跟預算定出來,例如『搖滾一點的莫文蔚』,團隊的名單馬上出來了。市場大到你要找什麼東西都找得到。」
直到 2000 年前後,數位檔案格式(MP3)的流行,讓黃金盛世瞬間崩毀。李律提到,「居然不用一個實體的東西就能播出音樂,甚至只要靠朋友傳給你,我得到音樂的成本是 0 元。加上因為燒錄容易,盜版 CD 開始出現在夜市,兩件事情雙重夾殺,讓臺灣音樂產值折半、折半再折半。」
「下載音樂」翻轉了過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獲利回到製作公司身上的音樂販售模式,人們除了自己在網路上探索,還可以付費使用當年知名的 P2P 音樂平臺 Kuro、ezPeer 下載,雖然這些平台被唱片公司以侵害著作權的名義告上法院,但從後來的趨勢可以看到,人們從網路上獲取音樂的模式已不可逆。
2005 年 10 月,音樂串流平台 KKBOX 於這樣的年代推出。當時流行的是什麼樣的音樂?

2005 年:「最後的」天王天后

載入中
img-001
img-002
img-003
img-004
img-005
img-006
img-007
img-008
訪談的專家們不約而同地認為,蕭敬騰剛好是這個瘋狂時代的終結。KKBOX 共同創辦人、前文策院院長李明哲說,「蕭敬騰是臺灣最後一個 S 級歌手,再來就沒有了」;李律也認為,「在蕭敬騰之後,再也沒有所謂的大物、神級歌手」。
這裡談的並不是音樂品質、品味,而是音樂產業結構的變化,「2008 年,被稱作『天后宮』的華納唱片出了蕭敬騰的出道專輯,這是最後一個唱片公司砸大錢推出的天王級歌手。」李律說。
他提到,「當然這段期間還是有很多新人出道,也都賣得『很好』,但這個好是 30 萬張、20 萬張、10 萬張,不會是 100 萬張那種好。」
例如 1999 年的冠軍專輯是賣了 118 萬張的張惠妹《我可以抱你嗎?愛人》,2000 年的冠軍則是陶喆的《I’m OK》,銷量是 42 萬張,這在 1999 年只能排到第 9 名,而 2001 年開始,冠軍專輯的銷售量再也沒有超過 40 萬。
2974_2
當然,盜版一直以來都存在,李律提到,在 CD 還沒出現之前,買不起正版卡帶的學生就會用錄音帶偷錄電台音樂;只是科技加乘了變化的速度,不只是音樂,1998 年 Yahoo 推出即時通、1999 年微軟的 MSN、2003 年無名小站推出網頁版讓「部落格」開始流行,大家黏在電腦前面的時間變長了。
李明哲憶起當年,「我們的想法非常單純,聽音樂是一個非常普羅大眾的習慣,它的市場夠大,而 Kuro 這樣的平台證明用戶會願意為了聽音樂付錢,但 P2P 畢竟是一個不健康的模式,產業要好,上、中、下游要一起好,所以我們想做一個更進階、能讓產業共好的模式。」
除了想要做「正版」的音樂平台,李明哲也提到,當時預期頻寬會愈來愈快、可上網裝置會愈來愈多,聽音樂的方式不再會是搜尋、下載、再來聽,而會是「串流」,點了馬上就能聆聽,「我們想要做一個配合未來發展的產品。」
和 KKBOX 幾乎同時,來自瑞典、現為全世界最大的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於 2006 年創立。「這是一個大的趨勢。但全世界的音樂產業會很下意識地抵抗這個改變,因為他們經歷過一段很好的時間。當時唱片公司對『數位』非常敵對,覺得你是賊、偷了我的資產。」李明哲苦笑,「當年很難去談版權,只要一說要做數位音樂平台,就被唱片公司轟出去,何況那時候我們還是很小的公司。所以老實說,我們剛出來的時候歌很不全,有兩、三大唱片公司沒有加入。」
一開始,他們還得付較高的預付金來說服唱片公司,直到他們漸漸用實績證明,才站穩腳步,「印象中上線一年左右,幾乎所有的大唱片公司都進來了。」李明哲說。

2010 年流行音樂的轉型,多元度最低

只是,流行音樂產業的轉型,並不只是媒介的變化而已。李律提到,2010 至 2015 年是一個青黃不接的時代,大家在轉型、在找方向,舊時代製作唱片的人還在,卻不再有這麼豐沛的資源;2000 年那個時期出道小有成績的人,也還在想怎麼繼續下去。
載入中
img-001
img-002
img-003
img-004
img-005
img-006
綜觀來看,這段期間的排行榜上榜過的歌曲數、歌手數都變少,是排行榜多元度最低的一段時期,代表大家常聽的都是同一批歌曲。
2974_7_2
相較於過去歌曲有明顯的「打歌期」,熱度退了就漸漸在榜上消失,換新歌上榜;從 2011 年起,排行榜上開始出現「每天都上榜」的歌,代表這些歌不受各種新歌發行的影響,每天的播放次數都在前 50 名榜內。
2974_3
聆聽行為也有明顯變化。相較過去同一張專輯會有多首歌同時上榜,現在只有部分歌曲會流行。以兩個年代上榜最多次的歌手為例,周杰倫 2006 年《依然范特西》的 11 首歌都曾進入每日排行榜前 10名;2013 年田馥甄的《渺小》共 10 首歌裡僅有一半曾進入日榜前 10 名。
資深 DJ、Street Voice 音樂頻道總監小樹(本名陳弘樹)提到,90 年代其實就有一點徵兆,「我們在專輯的購買市場上,常常會聽到『只有主打歌好聽』,大家買專輯是為了主打歌,通常是三首,但這是因為當時你沒有『拆開來買』的機會。如果當時就有這種機會,大家可能就不會買整張(專輯)了。」
這個時期,排行榜也出現愈來愈多「主題曲」,尤其是與戲劇和電影搭配的片頭曲、片尾曲、插曲,都跟著影劇的熱度一起深植人心。
2974_5
除了為臺灣的影劇內容量身打造的主題曲以外,也有許多是搭配電視台買進的國外戲劇的主題曲,例如韓劇和近年愈來愈多的陸劇。據暸解,這是因為韓劇和陸劇有一定的高收視率,唱片公司會支付宣傳預算給電視台,挑選適合戲劇的歌曲,作為歌曲的曝光手段。
也因為是「搭配」現有的歌曲甚至同時作為不同戲劇的主題曲,如李佳薇的〈鍊愛〉,就是兩部韓劇《她很漂亮》、《我的女兒,琴四月》的片尾曲,也是陸劇《羋月傳》的片尾曲。

2016 年:大者恆大與多元並存

全世界的音樂產業面對數位的浪潮,終於在 2015 年反映在產值上。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2017 年的報告,全球流行音樂產業歷經 20 年的衰退期,於 2015 年開始逆勢成長,而串流音樂是明顯驅動成長的原因,收入激增六成。
載入中
img-001
img-002
img-003
img-004
img-005
img-006
img-007
img-008
img-009
「串流本來承諾我們可以聽到更多、聽到更廣,事實上剛好相反。」小樹提到,「大家點進串流之後能看到的、聽到的就是這些歌。我覺得大家現在沒有力氣專門去搜尋什麼歌來聽,動機少很多,因為我們有太多的娛樂、太少的時間。」
小樹指出,「如果我不是一個主動在聽歌的人,我會聽什麼?就是看我的同溫層聽什麼,我就聽什麼,所以它會讓原本就大的,變得更大。」
這個年代排行榜也出現另一個變化,發行 10 年以上的歌曲在榜上變得愈來愈常見。
2974_6
小樹直言,「大家並沒有很積極去尋找新歌,只要有舊的劇出現老歌,大家就會回頭去聽。當然音樂還是很重要,但主動選擇變得很次要。」
李明哲也提到,「我覺得以前華語市場的高市佔率是受限於世界沒那麼平,有天然的屏障在。相較於現在,以前唱片公司要做紅一個藝人相對很容易。現在大家很容易看到世界級的東西,就會比較。」
「現在新歌的競爭對手,是古往今來所有寫歌的人,甚至要回到 18 世紀跟莫札特比。」李律指出,競爭者還包括早期的臺灣流行音樂產業蓬勃的那個年代、製作費動輒幾百萬的那些歌。
但這個年代,卻同時是上榜藝人數最多的年代,代表有愈來愈多的歌手被聽見。
2974_7_3
對李律來說,2016 年正是他深刻感覺到新一波獨立歌手出現的那一年。當時他在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跟他差了十來歲的學生丟了 9m88 和 Leo 王合作的單曲〈陪你過假日〉給他聽,「那真的是讓人耳目一新!我從小聽流行音樂、當過 DJ、連論文都寫流行音樂,但我第一次發現自己沒聽過這樣的東西。」
李律形容,9m88 和還有後來一大票的新人,給人一種很明確、很強烈的——徹底不管舊時代的媒體、舊時代方法,我們就是來做自己的東西——的感覺。
「這不是緩步成長,而是跳躍式的革新,他們直接跳上去了。」他提到,在這個時代出生的年輕人出生聽的音樂,不被語種限制,從小就跟國際接軌,「過去當然也有,就像陶喆、李玟,他們從小在美國長大,但能踏進主流的就是這幾位,非常非常少。」
李律提到,以前的音樂人把專輯賣到國外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如果成功,也都會是預先設定好的策略,「但現在不是,現在的音樂人不會設定我的音樂要賣到哪裡、賣給誰,這就是新世代音樂的特質,跨文化、跨語種,完全把觸角伸到全世界。」李律說。
文策院策略研究處處長林喜雯也提到,流行音樂的企劃、歌曲製作、行銷與發行,隨著各年代閱聽者所使用媒介的變化而不斷更新:2010 年代以來,隨著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發展,流行音樂也更仰賴這些工具;同時,流行音樂的製作成本,也隨著科技發展而更加大眾化。藝人不再需要仰賴唱片公司資源,便可自行製作作品,並透過自媒體出道,也因此,新興與獨立藝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中國影響:從分眾交流到主流抖音歌

排行榜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中國的影響。文化部流行音樂文化內容產業報告曾揭露,2019 年臺灣音樂市場總發行曲目中有 66% 是中國籍歌手的歌,但此統計在之後幾年就消失了。若從 KKBOX 排行榜統計也可以看見,中國歌曲上榜次數愈來愈多。
2974_4v2
小樹表示,早年臺灣是華語音樂最重要的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歌手都要先來臺灣發片,才去中國。2000 年後臺灣的優勢地位慢慢喪失,現在幾乎只為了符合報名金曲獎的資格,才有一定要在臺灣發片的誘因。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長期研究兩岸流行文化的黃俊銘提到,自 2001 年那英成為第一個獲得金曲獎的女歌手、到 2014 年李榮浩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都會刺激中國的歌手想要被專業的獎項肯定。而 2017 年金曲獎開放「數位發行」也有資格報名,應是數量提升的原因之一。
黃俊銘也提到,中國音樂在臺灣的流行是一種「正常能量釋放」,早期中國改革開放以前,音樂產業沒有提升,自然銷不出去;目前中國的音樂產業愈來愈蓬勃,它沒有理由不被注意。
「臺灣人很早就有聽中國音樂。」黃俊銘指出,只是過去大都是各種社群的交流,中國一個小的品味社群人數對臺灣來說就很可觀,民謠、搖滾樂、獨立樂團,交流直到現在都很頻繁;較大的系統性渠道,主要是省級電視台具有商業競爭性格的「選秀節目」、國家央視春晚的「晚會節目」,以及戲劇、串流音樂、(報名)金曲獎等等,讓中國的主流慢慢進入臺灣。
「這幾年很明顯是因為中國綜藝節目和抖音的影響,連 KKBOX 都有(用戶整理)出『抖音歌單』。」小樹提到。從 KKBOX 中國上榜歌曲的變化也可以看見,過去主要是唱片公司歌手(胡彥斌、李榮浩),現在則是網路翻唱起家的阿冗、在街頭直播唱歌爆紅的小阿七等。
無論是中國版的抖音(Douyin)還是國際版的 Tiktok,特色都是用音樂加上短影片,並以獨特的演算法向用戶推送內容,就算是素人,也有機會在抖音上得到和網紅一樣的曝光度。READr 過去的報導《抖音、小紅書魅力在哪?新世代熱門 APP 大揭密,Z 世代說給你聽》就曾提到,抖音會很迅速地發展「流行」,很常出現不同的創作者唱跳同樣的歌舞;對於用戶來說,就會不停地聽到同樣的歌曲,因為這樣而紅起來的歌,常被稱作「洗腦歌曲」。
例如 2020 年張遠演唱的〈嘉賓〉、任然的〈飛鳥和蟬〉就時常被歌手、抖音網紅翻唱,〈飛鳥和蟬〉更創下 2021 年起連續三年,天天都在 KKBOX 播放次數前 50 名內的紀錄。
這還是能見度高的。小樹提到,這幾年金曲獎中國來報名的件數都在 200-300 張,「即使是我們這些第一線工作者也常常沒聽過,少數能流行,大部分都是石沉大海。」
小樹形容,「抖音歌聽起來很像 90 年代臺灣流行音樂的降級版,像是沒那麼好聽的趙傳、沒那麼好聽的周華健。」李律也覺得這樣的形容很精準,「以前(臺灣)是經濟規模大,幾萬人中的佼佼者去寫一首好歌;現在(抖音歌)是 1000 首低品質的歌,有一、兩首出線。它不是沒有才華,而是成本太低。」
李律也補充,「1980 年到 1990 年的前半期,臺灣國家意識反應在流行歌上,除了一些比較標誌性的本土歌手和創作人,都是泛大中華思想取向的,像是周華健早年的歌曲都非常的『東方感』。」他笑道,現在長大了,回頭聽當然會意識到這些歌曲的不合時宜,「但小時候覺得很好聽,因為我在那個大中華的氛圍裡。」
小樹也提到,音樂發展到後來,「大家會想去做點別的,這 20 年我們一直在講獨立音樂,追求不一樣的音樂類型,但這個『不一樣』是很主觀的價值,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有一塊沒有特別追求音樂類型的聽眾,突然少了很多東西可以聽,這個空缺就被抖音歌補進來。」

我們還聽臺灣流行樂嗎?

串流時代讓我們時時能夠聽見來自不同國家的音樂作品,意味著不同音樂品味的人不再被主流限制的分眾時代,臺灣流行音樂也要與全世界競爭。由於無法取得串流平台實際的播放次數資料,僅能從部分資料窺見目前音樂市場的分佈。
文化部流行音樂文化內容產業報告自 2020 的報告開始公佈國際串流平台 Spotify 在臺灣地區的播放狀況,其中華語音樂的佔比是提升的;而韓國音樂的佔比也逐年提升。
2974_1
小樹認為,由於是「華語音樂」,佔比提升的原因可能是中國歌曲;李明哲也提醒,由於文化部資料只有前 200 名,與實際的播放次數不一定相等。
李明哲也提到,「整體的趨勢,你去聽商店播放的音樂就知道。20 年前五分埔播放的音樂、跟現在商圈播放的音樂,韓國流行歌就是大幅增加,大家體感都感受得到。」
林喜雯則舉另一份資料為例,根據文策院 2023 年跨域文化內容閱聽調查,近一年臺灣作品聆聽率達 66%。各類音樂聆聽率中華語音樂聆聽率高達七成,而西洋歌曲 53%,日本 39%,韓國 37%。綜合而言,臺灣作品與華語音樂仍有較高的聆聽率。隨著音樂種類的多元,消費者也有更分眾的選擇。
而音樂的競爭對手也不再只有音樂。
李明哲分享,「KKBOX 剛開始做的時候,流量是在晚上下班時愈來愈高,到 11、12 點達到高峰,大家回到家就在電腦前聽音樂;現在上班和下班時間會有短暫的小高峰,8、9 點反而是平的,晚上不聽音樂,他們在看劇。聽音樂跟看劇的曲線是相反的,整個娛樂行為一直在改變。」
「在這個社群年代,如果在社群上做了沒有什麼價值,大家就不做了。例如現在比較少人在社群上分享我聽什麼新歌,一方面近幾年好像真的沒有大家都有感的新歌,另一方面,大家好像更常分享影集、電影,那要問的是,為什麼流行歌失去了流行的魅力?」小樹提到。

大環境支持不夠,音樂人只能單打獨鬥

在競爭更激烈的時代,臺灣流行音樂卻失去了過去的產業規模,「現在大家都小小的,小的產業面對產業轉型都是辛苦的。」李明哲說,「以前由唱片公司主導,商業考量比較高;現在分散成小的音樂公司,就很吃作者個人對市場的 sense。」
李律也提到,「2001 年以前沒有 A&R(artist and repertoire 的縮寫,指的是傳統音樂產業中挖掘、訓練、培育歌手到獲得商業成功的過程)就出道、還能殺進市場的人非常非常少。但現在相反,幾乎沒有還在做傳統 A&R 的歌手。」現在比起市場,更著重個人特質的發展。
也因為是單打獨鬥,受訪者們不約而同地提到臺灣對音樂人支持系統不足的問題,像是「只剩補助」。李律提到,「現在沒有獨立音樂,只有『國立』音樂,只有搶到補助才活得下去。好處是國家目前為止沒有意識型態的指導,但未來不知道,政府如果成為唯一的文化資助者,這件事超級危險,也很容易出現自我審查。」
「再來就是,如果(音樂產業)已經沒有市場到這種程度,只能靠補助活下去,這個產業會很令人擔憂。」李律說。
小樹指出,「文化部的政策一直在鼓勵多元,但鼓勵他們出來,然後呢?我們是沒有支援系統的地方。我們很少有專門針對音樂的媒體、沒有常態性的音樂節目,只要有音樂人想得到機會,去中國上節目,在臺灣還會遭到某種程度的嘲弄。」
「我們要重新整理自己到底要幹嘛。」小樹提醒,「光是看身邊的韓國、中國,都有這麼多的節目、舞台讓歌手有展現,在臺灣我們到底能夠做什麼?至少要讓藝人爬到一定的位置,可以自給自足。」
林喜雯則回應,文策院持續協助藝人與音樂業者走向國際、開拓國際市場。如 2022 年「落日飛車」在歐美巡迴演出,也獲文策院的多元投資,是樂團巡演類型首宗專案投資案例;2023 年也與東南亞 AXEAN 音樂節合作,邀請 NIO、Cicada 和 Robot Swing 前往新加坡演出。
文策院也與國際平台合作,如 Google 的 YouTube Music Sessions 計畫,推廣 5 組具潛力藝人的展演影片至東南亞市場,創下近 1,000 萬觀看數;2023年 與Spotify合作,將歌單推播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及香港等海外重點華語市場,「根據上述市場反應來看,音樂無國界,而臺灣音樂在國際市場深具潛力。」
李明哲也認為,產業需要一系列的策略,需要知道願景,補助才有意義。以韓國為例,韓國的補助措施很靈活,會跟著產業的變遷調整,「補助有效,產業進步了,就要換招了。」
「補助的本質是濟弱,產業的角色才是扶強,但我們現在是用補助在做扶強的行為。」李明哲強調,「不是完全不要補助,而是補助要去促成創新、要去累積產業經驗,而不是去補貼你原本的成本。」
李明哲說,臺灣的現況對產業來說可能很難有進步,但對創作者來說相對幸福,他們沒有規則和包袱,創作得以源源不絕,也並非一無是處,「其實我每次參加音樂祭、金曲獎,結束後都覺得很有能量,音樂真的都很好。」
小樹也提到,每隔幾個月聽到新的創作者讓人眼睛一亮的新歌時,都覺得很幸福,「雖然接著就會想,要把他們推到大家眼前,要花很多力氣。」他苦笑。
「在臺灣,我們成長的過程和歷史,容易促成多元的內容,這是我們創作端的優勢,但現在產業結構跟不上時代的脈動,我覺得很可惜。」李明哲說。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引用資料

研究限制:
1. 我們的資料來自 KKBOX 華語單曲日榜,代表只有這首歌在 KKBOX 上播放才會被納入計算。根據文策院《2022 年臺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報告》指出,目前有大約 33% 的台灣民眾使用付費音樂串流平台,而 KKBOX 則佔當中的 34%。
2. KKBOX 單曲日榜只有排名,沒有播放次數。所以這份報告中大多是以「上榜次數」來計算。
3. KKBOX 有少數歌曲因為授權到期,連歌名跟資訊都未顯示在網頁上,這樣的資料佔總體的 6.73%,在此報導中的統計直接被刪去不計。
4. 此篇報導的每日上榜次數統計中,若「上榜日數」相同,則以「第一名」次數多寡來決定排名。
訂閱電子報
相關報導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