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女童日」!這個節日來自 2011 年聯合國的決議,希望改善全世界對女童不平等對待的問題,並提升教育、醫療、營養、法律、安全各方面的待遇,為女童提供更多的機會。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18 歲以上才具備成人行為能力;但每年有 1200 萬女孩在成年之前結婚,幾乎是每 3 秒鐘就有一個未成年女孩出嫁。若在 12 歲以下就被迫從事性行為,女童身體、性器官都還未發育完全的狀況下,很容易在分娩或懷孕過程中死亡。
為什麼會有童婚
根據「團結女孩爭取人權」國際組織(Girls United for Human Rights)的研究,性別不平等、文化傳統、貧窮、人身安全是造成童婚的幾項主因,每個國家都不同。性別不平等與貧窮讓女孩成為貨品、用來償還債務,或是只要將孩子嫁出去家裡就少了一個人的經濟負擔;有些地區的文化認為結婚生育是女孩成為女人的儀式;也有些地區因為女人常遭受暴力或騷擾,婚姻反而是保護她們的方式
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努力之下,過去 10 年,全球的童婚流行率正在下降。進步最大的地方是南亞,童婚率下降了三分之一。在目前童婚率最高(此處以 15 歲計算)的前十名中,僅剩孟加拉還維持高童婚率。
光是雞和山羊就能阻止童婚
雖然文化與傳統很難改變,但其實只要小小的行動就有機會改變女孩的未來。
在衣索比亞,只要一個家庭負擔不起女兒的教育費用,通常就會讓她們嫁給別人。有非政府組織發起計畫,如果家長讓女兒在學校讀兩年書,就可以獲得山羊、綿羊或一對雞作為獎勵。結果顯示,參與計劃的地方相較於其它村莊,女孩有 90% 的機率不在 15 歲前踏入婚姻。
亞洲童婚率最高的孟加拉政府則開發了一個新的 APP,讓牧師或負責登記結婚的公務員,可以透過 APP 來驗證新郎與新娘的年齡。短短 6 個月內,就阻止了 3700 多次違法婚姻。
記者/李又如;圖表/吳曼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