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大選托育政策】發錢救生育變成藍綠共識

【透視大選托育政策】發錢救生育變成藍綠共識

閱讀時間 4 分鐘

生育政策又在此次選舉變成現金紅包發放的重點。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陣營喊出 0 到 6 歲每年領 6 萬之後,現任總統蔡英文陣營隨即宣布加碼現在的津貼到同樣的額度,讓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王兆慶感嘆,「非常遺憾的,至少現在大家知道撒錢救生育是藍綠共識。」
「兩位總統參選人都主打發放現金,但這樣的量比起養育孩子的所有花費只是杯水車薪,無助生育率。」王兆慶說。事實上,中央研究院在 2011 年的「人口政策建議書」也明確指出,大量的財政投入,對生育的提升效果有限。
王兆慶評論托育政策

喊出目標值得肯定,但能達標嗎?

或許正是因為基礎建設速度慢,才導致這樣的結果。王兆慶提到,公托對政府來說是吃力不討好的政策,雖然民代都會搶著剪綵,但建設速度就是慢,政治競爭之後,不跟上,很快就會被比下去。因此王兆慶基本上肯定蔡政府在公共托育上的努力,也肯定她此次有訂下明確的目標。但他也提醒,在執行方面沒有看到具體作法,不清楚蔡政府打算如何達標。
「過去推動非營利幼兒園,從 50 家到 200 家,光這 1 萬 5 千個名額,教育部這些官員就已經人仰馬翻了。」但王兆慶也提到,今年上半年教育部擴編,把國教署學前教育組獨立成一個組,「在現在這個政府傾向人事精簡的時代,這算是指標性意義,代表教育部真的為了推公托『撩』下去。」
難題在哪裡?王兆慶指出,場地難找,雖然少子化浪潮下國中小學有很多閒置教室,但公托要求使用執照、建築執照,很多學校的建築老舊,沒辦法符合需求;再者,學校會希望場地優先讓家長使用,實務上,連主管機關教育部都很難說服學校,更別提 0 至 2 歲的托育是由社會局處負責,學校通常都不太理會。
再者,「要找到合法經營、又真正非營利的團體很不容易。」王兆慶提到,在幼兒園的經驗就已經看到,政府希望釋出空間委託非營利團體經營,就出現很多補習班或是私立幼兒園組成組織來競標,「如果經營者帶著營利動機進來做,就很難達到公共的目標。」
因此他也提醒,或許因為速率,蔡政府現在將「公共化」和「準公共化」雙軌推行,「蓋 100 間非營利幼兒園要 2 年,準公共化幼兒園也許 2 個月就達到了。但準公共化私立幼兒園仍有私人營利成分,無法達到公托兼具的評價、優質、普及、非營利四大標準,絕對不能混為一談。」
王兆慶指出,蔡政府的目標設定,準公共化名額是公共化名額的 4 倍多,「我們一直覺得準公共化不是正道,是抄捷徑的做法,長遠來看會有很多問題。」他提到,現在已經有很多違法事例,如超收巧立名目費用、或給老師薪水沒有給到標準,都會是問題。

前車之鑑別重蹈覆轍 韓陣營有方向沒細節

另一個要提醒的則是蔡陣營「有保母證書的家長,照顧自家子女比照準公共保母補助」政策。王兆慶提到,國家保母證照考試有一定的容納量,每年大約只有一萬人。過去在總統馬英九任內,就曾推出「爺奶津貼」,要阿公阿嬤去考保母證照,導致很多阿公阿嬤半夜三點來排隊,只為了考試,搞到保母班一位難求,有前車之鑑在前,王兆慶並不建議這樣做,否則會排擠原本想考保母證照的人的資源。
「確實蔡英文提出的政策是不錯的,但最後的問題就是要『跟誰比』吧。」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指出,例如喊出公托增加的量、或照顧人力從 1:5 提升到 1:4,都很不錯,但其他的政策就是把過去不那麼理想的政策加碼而已。
「韓國瑜雖然提了很多面向的政策,卻都沒有細節,也不知道前因後果,很難理解。」覃玉蓉舉例,像托兒彈性化的部分,地方政府已經有居家托育資源中心提供全日托的資源,其他種類型,實務上媽媽們都會拜託附近的鄰居,「那韓陣營想怎麼做?尤其政府要介入到什麼程度?人選的資格跟酬勞都要管嗎?如果不管,那是不是就跟現狀一樣?」
她再舉鼓勵男性參與育兒的例子,目前其實已經有很具體的作法,例如台北市要普及男廁所的尿布台,但韓陣營卻仍停留在口號式,讓人不清楚他要如何達成。
看更多議題: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