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政治獻金
3.0

翻開立委
12年份
的金主投資名冊

選一次立委,金流超過 28 億!

記者:李又如

設計:陳怡蒨

工程:熊凱文、張肇文

資料整理:李又如、熊凱文

發布日期:2017/11/9

2016 年,台灣剛結束一場熱鬧的選舉,緊接著 2018 年的選舉又將到來。民主制度是台灣人驕傲的資產,但如何讓手中的這一票,發揮它最大的價值?近幾年來,人民對於政治開放的訴求愈來愈高,但卻有一項重要的資料被技術性地「鎖」在政府機關,那就是政治獻金。
根據資料統計, 2016 年的選舉,光是區域立委候選人 就收到了 28 億元的捐贈。倘若人們想要知道這 28 億金流的細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雖然台灣有規定候選人必須依《政治獻金法》申報政治獻金,資料也會在選舉結束後被公開檢視,但與其說是「公開」,不如說是像文物一樣被「典藏」。上網公開的只有各項政治獻金的統計,想知道明細,必須先向監察院提出申請,付小額的查閱費用,但最多也只能把資料印在一張張的 A4 紙上,完全無法應用。
正因如此,在 2014 年,著名的公民社群 g0v 零時政府發起了一項 「政治獻金透明化」 專案,將從監察院印出的候選人政治獻金資料,以「字」為單位切成小塊的圖檔,利用文字辨識(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的概念,讓網友來參與,結果在 24 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將近 31 萬格的文字辨識,成功數位化 7 個政治獻金專戶、 2637 份文件資料。
當時獲得的熱烈迴響,還包括多位立委提出《政治獻金法》修法,讓專案發起人之一王向榮覺得「效果已達到,等修完法就有乾淨的數位檔可以用了」,沒想到這麼一等,等到立委又再選了一輪,政治獻金明細公開的法源仍然沒有下文。
也就是說,儘管這些金流完全合法,卻無法公開被檢視。《鏡傳媒》與從事政治獻金研究的中研院副研究員李宗榮合作,鎖定 2016 年立委選舉的「營利事業捐贈」捐獻明細,把資料從監察院帶出來、數位化、並開發成工具,希望能透過資料實際被應用的過程,彰顯公開這份資料的重要性。

本次政治獻金的組成

總政治獻金的收入
我們發現,這 261 位候選人共收入政治獻金 2,817,453,078 元。其中營利事業的政治獻金捐贈佔了 32%,分別捐給 208 位候選人。這 5797 筆明細分別由 4162 家公司捐贈,但只有 255 家有捐超過 100 萬,最後一名是捐 100 塊。
再比對母公司與集團資料後,有 432 家公司隸屬於 254 個集團,掌握了 40% 的營利事業政治獻金,第一名是徐旭東的遠東集團,共捐了 5 千 400 萬,是第二名裕隆集團的 1.6 倍。
這份資料當然有它的侷限,檯面下的利益交換、或是否有刻意不被申報的金流,都不在我們能夠檢視的範圍內。候選人在資料裡收入數字的多寡,最理想的情況,能夠直接代表他的募款能力;但以現實來講,則是候選人願意誠實申報的內容。
那,我們應該怎麼來解讀這些合法的政治金流呢?
在《政治獻金法》的定義裡,政治獻金指的是國民對「競選活動或其他政治相關活動」無償提供的資產,不能有對價、或其他經濟利益的掛鉤。
實際上呢?我們節錄了一些訪問,或許可以提供給讀者一些閱讀的面向:
「國外的學者認為,政治獻金不一定是直接的影響力,但是是一種影響的管道。不是我給你錢,就可以命令你做什麼,但跟其他人比起來,至少多了一個管道。他(捐贈者)要怎麼運用這個管道是另一回事,但我們一般人就沒有這個管道。
而台灣有些研究認為,政治獻金是一種買保險的概念。我現在用不到,就是灑錢,但我需要的時候、有困難的時候,至少有人可以幫我解決問題。錢灑得愈多、愈廣,保險的網就愈大。」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李宗榮)
「選舉的時候,真的永遠都覺得錢不夠,多一點錢、多掛幾個看板、多買幾份廣告,多找幾個工讀生,選到後來就覺得差一點點了。對於選舉的人來說,這些政治獻金就是無止盡的『即時雨』,很難拒絕的。」
(助選志工)
「企業可以選我,我也可以選企業啊,我不收總可以吧。但通常沒去要,他們也不會主動給,沒有私人關係,是不會給的。」
(立委助理)
「政治獻金只是競選經費的一個來源,假設你是一個沒有錢的候選人,政治獻金的多寡就很關鍵。但對自有財產的候選人,政治獻金可能只是錦上添花。
企業捐款,通常會事先計算抵稅需求,可以撥出多少錢來捐款。由於捐款有上限,針對一個候選人是 100 萬、多位候選人則是 200 萬。如果要做公關的話,捐給多位候選人,一個人頂多 20 萬。如果針對個人捐超過 50 萬、或是捐到滿( 100 萬),就需要特別關注。」
(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2016 年社民黨候選人陳尚志)
「我覺得還是要鼓勵政治人物申報政治獻金。除非真的被抓到對價關係,不然只有沒錢或乖乖申報的人被檢視。很多人會成立公司、基金會、協會去規避,通常沒錢的人,募多少,花多少。帳面上少的人,花的才可怕。」
(立委助理)
接下來幾天,我們還會就立委、企業、政黨等面向作更進一步的分析(歡迎點此訂閱通知追蹤後續報導)!如果你也對這份資料有什麼好奇,歡迎你留言告訴我們, 或是透過我們製作的工具來挖掘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