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代的難題

台灣很多「東南亞新二代」已經不是新聞,近年來政府單位開始關注的新面向,是所謂的「跨國銜轉學生」問題。
由於台灣托育資源稀缺,物價高昂,東南亞跨國婚姻家庭又經常是經濟弱勢,許多家長選擇將年幼子女送回越南、印尼等國撫養,等孩子年紀稍長再返台受教育。只是這些家長們通常沒料到,孩子會因為語言與文化隔閡,導致在學校裡格格不入的狀況⋯⋯

從華語補救
看台灣人才政策

在高師大華語教學研究所所長鍾鎮城眼中,這些從小在「母國」長大,後來才回台灣受教育的「新台灣人」,從來都不該是教育上的棘手問題,而是一群潛在的優秀人力。

他認為,這些孩子同時受到兩種以上的文化薰陶,不僅符合當前蔡英文政府「新南向」政策對於人才的要求,在當今全球化的浪潮下,也享有一定的優勢。

問題在於,台灣的國民教育是預設學生的中文有一定的基礎,再去學習其他技能。所以一旦這些新二代在語言基礎上不如本土學生,很容易就連其他能力一併被否定。

隔離與降轉,我們如何錯置人才?

這些新二代在返台入學時,通常會先接受「學力評估」。但由於台灣的評估機制並不一致,學生可能只是語言能力不足,卻被評估為學習障礙,面對「降轉」和「隔離」的命運。

所謂降轉,就是將原本年紀能就讀高年級的學生,安排到低年級。台北市教育局透露,有名 12 歲的返國新二代,就陸續被降到小學五年級、甚至一年級。但這樣的安排會重創學生自信,也會影響學習興趣,造成學習成效一直不理想。「(學生)可能因為身心靈關係產生落差,覺得自己跟小屁孩在一起,產生自我認同的危機。」鍾鎮城補充。

所謂隔離,則是將這些學生送進「特教班」或「資源班」中,不只會重創學生的信心,也會衍生其他問題。鍾鎮城指出,國教體系裡的資源班,通常面對的是 ADD(注意力缺失症) 、ADHD(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或智能弱勢的孩子。很多返國新二代後來意識到自己原來被放在資源班後,會說「不要跟智障一起上課」,「這話說起來就很傷人,既傷到資源班小孩,傷到學校體系,更傷到他自尊。」鍾鎮城感嘆。

目前鍾鎮城正在和國教署合作,希望可以建立一套標準作業流程(SOP),協助學校判定新二代應該獲得怎樣的資源和課程,並協助媒合資源。但是,他強調第一線人員還是關鍵。如果第一線教育人員沒有充分的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些 SOP 很可能還是會流於形式。

撿到寶,卻不曉得他們的好

鍾鎮城表示,許多他接觸過的返國新二代,原先在越南、印尼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但回台後沒有受到適當的語言輔導,導致其他學科表現連帶下滑。這樣的結果,並非學生不努力,而是教育體制無法接住這些學生,才害了他們。

在鍾鎮城長期追蹤的個案中,有些人到了國中三年級,中文還是追不上同年學生,頂多只有生存能力,「因為語言被強迫分流,他想升學,只能選擇職業類科。並不是說選擇職校就不好,而是社會或體系造成他沒有其他選擇。你一旦曾經中文不好,未來就會受影響,就像你出身窮家庭就不得翻身,」鍾鎮城感嘆地說。

「過去我們把這類主流文化下不適應的孩子,稱為『文化不利』。可是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們其實是文化優勢,但是是語言弱勢。」鍾鎮城強調:「我們用國人習以為常的方式教他們,但他們因為文化不同產生差異性,我們作法卻是讓差異消失。」

鍾鎮城認為,這可以看出台灣並沒有仔細思考人才培育的議題。在目前的分工裡,國教體系想得是如何讓學生用中文學好基礎知識,培養多元多語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事。但現在在國中小學就已經出現了多元多語人才,我們卻因為教育體系跟人才政策打架,掩蓋了他們的才能。

他指出,倘若國教體系可以接住這些返國新二代,讓他們繼續保有雙語、甚至三語的優勢,加上他們原有對其他國家文化的理解、在當地維持的人脈,這些學童對於新南向政策而言,肯定都是未來戰力。我們的教育體系,不應該分明是「撿到寶」,卻不知道他們的好。

反省教育體系,從不浪費人才開始

「這是我們國家人才政策的盲點。」鍾鎮城補充,這個案例也能看出台灣並沒有準備好迎接外籍白領菁英二代,「大學給越來越多的獎學金招收國際學生,像高雄就有一些學校是國際學生帶小孩來念書。但我們銜接機制怎麼留住人?怎麼支持?我們根本沒有準備。」

「我個人覺得教育沒有特效藥,這現象不是現在才『出現』,而是現在才『知道』。要解決的話沒辦法一下子根除,除非把這些人全部移走,但不可能,也不適當。」

鍾鎮城認為,其實這些跨國新二代的出現,證明台灣並沒有自外於全球化浪潮,是好事一件。亞洲的香港、韓國、新加坡,甚至歐洲很多城市也早就在著手部署更多元、多語的基礎教學內容,這是全球問題,台灣應該要把他們的出現視為改革的契機,獲益的絕對不只是這些新移民家庭,對於國家人才培育、吸引外籍白領來台就業,都是加分項目。

鍾鎮城強調,「要改的是我們(教育制度)的設計,不是他們的文化和語言。我們有機會(透過協助這些學生)讓整個體系有更多的選項、更多元化。這才是教育的意義。」如果台灣處理得好,會是很好的模式,中小學生可以不用出國,就能有國際化的接觸;但如果沒有處理好,就是我們在浪費人力資源,這是台灣教育體系反省的機會。

文字、攝影:鐘聖雄

影音:林俊耀、鐘聖雄

編輯:李又如

設計:許玲瑋

插畫:洪金晶、朱家賢

網頁製作:熊凱文

發布日期:2018.01.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