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代的難題

台灣很多「東南亞新二代」已經不是新聞,近年來政府單位開始關注的新面向,是所謂的「跨國銜轉學生」問題。
由於台灣托育資源稀缺,物價高昂,東南亞跨國婚姻家庭又經常是經濟弱勢,許多家長選擇將年幼子女送回越南、印尼等國撫養,等孩子年紀稍長再返台受教育。只是這些家長們通常沒料到,孩子會因為語言與文化隔閡,導致在學校裡格格不入的狀況⋯⋯

什麼是
華語補救教學?

台灣很多「東南亞新二代」並不是新聞,從統計資料可發現,東南亞配偶子女佔每年台灣新生兒比例,也已從 2004 年的 7.97%,下滑到 2016 年的 2.17%。然而,近一年來包括監察院在內的政府各單位,又開始關注一個新興東南亞新二代議題,就是所謂的「跨國銜轉學生」(註)問題。

許多東南亞跨國婚姻家庭是相對經濟弱勢,配偶從東南亞來到台灣後,還得要工作補貼家庭經濟,加上台灣的托育資源稀缺,有些家庭在生育兒女後,會面臨「養不起」或「沒人幫忙帶小孩」的困境。這時,將兒女送回越南、印尼等「母國」扶養,就成了更便宜經濟的選擇。

但當他們在海外成長到一定年紀,卻因為各種原因被送回台灣接受教育時,種種問題就會開始浮現。首當其衝的,就是語言和文化的不適應。這就是「華語補救教學」存在的目的。5% 國中小學生來自越南、印尼教育部統計,2016 學年度共有近 20 萬名外籍配偶子女。扣掉比較沒有語言銜接問題的中國及港澳配偶子女後(77,027人),共有 119,151 名中、小學生的父母來自外國,其中又以越南和印尼藉配偶子女佔最大宗,光是來自這兩個國家的外籍配偶子女,就佔目前台灣中、小學學生總數 5.3%。

越南資優生返台卻吊車尾,是語言或能力問題?

長年從事新移民服務的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張美茹解釋:「新二代分三塊,一塊是土生土長、一塊是回母國又回來、一塊是繼親家庭 (Step Family)。後兩者在跨文化適應上會比較困難。」通常這樣的家庭有很多狀況,有些父母有婚姻問題,有的是中低收入戶、或是雙薪家庭,無法照顧小孩,需要娘家支持系統幫忙。通常是其中一塊出問題,小孩才會被送回母國。之後送回台灣,也沒有想好配套,回來就是且戰且走。

她以越南籍配偶、新二代為例,指出:「(在台灣生活)再辛苦,也比在越南好。所以她在台灣賺錢,送回越南養,是比較簡單的。很多姐妹離婚後,有身分證或其他手段留在這邊工作,後來有些人會覺得越南的教育可能不如台灣,甚至覺得留在越南沒出息,就把孩子接回台灣,但他們沒有想到孩子回來會有適應問題。」

張美茹以近年接觸跨國銜轉學童的經驗出發分析,有些小朋友回台灣時年紀很小,學習速度快,容易跟上;小學畢業再回來的,就容易遇到適應困難。

她以越南返台學生為例,越南的制度跟學習環境跟台灣都不一樣。越南的設計是小學 5 年,國中 4 年。而有些學生在本來國家都名列前茅,回來台灣卻什麼都聽不懂;加上青少年階段要面對不同的問題,只要適應不好,容易挫折、喪失自信

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鍾鎮城則說:「這議題最關鍵有兩個,就是語言和認同。目前最大問題還是在語言。學校都用中文授課,一旦你中文不通,無法學習,人際溝通也沒辦法。就像如果今天我們去國外,可能因為語言能力(導致)我們被放在小學一年級,可是我們真實能力是大人啊。」

華語補救需求年年升高

北部地區擁有超過 4 成
外籍新二代國中小學生
教育部統計,2016 學年國中、小學外籍新住民子女人數,以北部地區最多,占總體新住民子女 42.2 %,其次為中部地區 28.1%,略多於南部地區的 27.1%。
前十行政區,就集中
近全國 15% 外籍國中小學生
擁有最多外籍新二代國中小學生的前十名區域分別是中壢區、新莊區、桃園區、板橋區、三重區、平鎮區、鳳山區、 中和區、楊梅區及樹林區。光是這 10 區的外籍新二代學生就有 17,482 人,占全國新二代國中小學生 14.67%。以分佈來看,擁有最多新二代小學生的前十名行政區,有 5 個屬於新北市、 4 個歸桃園市管轄。註:以上資料皆不含中國港澳籍配偶新二代
教育部從 2004 年起開始推動「弱勢跨國家庭子女教育輔導計畫」(註),目前隸屬於國教署管轄。

該計畫中的「華語補救課程」,就是為了避免返台新二代出現上述的問題,所以補助學校聘請教師、通譯人員來進行華語補救課程,甚至是課程即時翻譯。根據國教署原民特教組(註)提供的數據,光是在 2016 年,華語補救課程的申請件數就達到 271 件,且幾乎每年件數都在增加,比起 2010 年時成長近 2.4 倍

但我們實際調查發現,「華語補救課程」並不普及,上述的申請人數實際上可能還遠低於真正的需求數。華語補救申請數 6 年成長 2.4 倍資料來源:教育部

以兩年前從印尼來台的洪金晶為例,她已經在屏東市信義國小就讀兩年,但學校直到最近才為她申請補救教學。根據屏東縣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社工林意芬說法,當初是社工提醒學校有這樣的服務,校方才去申請。

吳觀玲和簡雅婕的個案也可看出,就算桃園區擁有高比例的新二代學童,且大成國中也有超過 1/10 的學童具備新二代身份,校方卻直到接受媒體採訪時,才知道有華語補救課程的存在。

張美茹分析,華語補救教學一方面因為推廣不足,許多學校不知道有資源可用;二方面是只能被動由校方提出申請,有需求的家長或學童不能向更高層的教育單位求援,導致很多孩子遇到問題卻求助無門。「現在的狀況就是各顯神通,發生在社會局,就社會局去傷腦筋,問題發生在教育,那就教育局傷腦筋。」

學校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先找家長志工來幫忙,之後補救教學資源有沒有申請進來,通常是個問號。張美茹表示,有些學校會把這些學生當作特殊案例,個別想辦法處理就好,「但很多學校集合起來看,就是很多小朋友,並不是少數」,系統性的處理是必要的。

「這些小孩一直都存在,只是看學校用什麼方法去解決他們需求。需求成長,是因為被正式編列為需求了,以前是從外派撥人力過去。」張美茹分析。

教育部也明白,系統性的處理跨國銜轉學生的問題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因此委託高師大華語教學研究所擬定相關的 SOP (標準作業流程),並協助培訓教學師資,今年也陸續召開幾次全國代表會議。

然而,計畫卻沒有預想中的順利。計畫主持人華語所所長鍾鎮城感嘆,今年 9 月,國教署邀集 22 縣市代表到國教署開會,只有少數縣市由教育局派人來,其他大部分都放在新住民業務裡,還有不少人完全沒聽過這個議題。有些縣市還說他們沒有這個問題,所以不需要相關的資源,「但他們有些老師都已經打到我這邊來尋求協助了!他說沒有問題,是因為沒有窗口,老師求助無門。」

教育部國教署原特組組長蔡志明也坦言,確實有些縣市督導不足,學校過去也因為家長有資訊落差,或是沒有主動爭取權益,本身也變得被動消極;「講白一點,過去比較不重視(新住民子女權益),所以現在要讓所有新住民家長知道他有這個權利,去督促學校申請。」蔡志明說。

蔡志明指出,雖然各單位漸漸開始注重華語補救教學問題,但過去多數地方教育體系都沒有專責新住民事務的角色。所以國教署從 2016 年 7 月開始,開放各縣市教育局處申請專職人力處理新住民、新二代相關議題。然而,蔡志明語氣無奈地說:「但還是有縣市不申請啊,他們說沒有需求。我們也只能繼續宣導推廣。」

跨部會主動出擊,才能降低潛在風險

另一個關鍵的問題在於:台灣到底有多少跨國銜轉學童?有多少學童有華語補救的需求?

答案是沒有人知道。

我們可以從戶政司的統計資料中,知道台灣有多少外籍配偶,也能得知這些外籍配偶生育了多少新二代,各縣市會知道自己有多少新移民、新二代人口。然而,基於國民(假如選擇入台灣籍)的平等原則,所有新二代的身份並不會特別註記。

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光從一個人的身分證和護照,得知一個人是否是「新二代」,只能從親屬關係去推斷。但假如一名新二代長期待在海外,多年後返台,在移民署的資料中,他只會被視為一般國民入出境,而不是一名「返台新二代」。

但教育體系在學生建立學籍時,會要求學生填寫一份基本資料,回報是否具備新二代身份,教育單位就能夠掌握有多少新二代學童。

假如一名新二代學童從來沒有進入過國教系統,教育體系就不會知道他們的存在;而戶政司不會知道新二代長期出國(除非移除戶籍),移民署甚至不知道出國、返國的是新二代。但假設這三個單位能夠針對「長居海外的移民新二代學齡兒童」合作追蹤,當這些新二代返台,準備進入教育體系時,有華語補救需求的學童和家長,就不需要被動等待,而是讓中央主動通報學校,提早做好準備。

蔡志明透露,目前教育部已開始評估,未來可能讓全國學生學籍資料庫與移民署資料庫做介接,再搭配強迫入學條例處理,如果有該入學而未入學並出國居住的,就會將其列入跨國銜轉學童的可能名單,如此一來,教育單位就能對跨國銜轉學童採取更主動的姿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