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將、婚宴、刮痧...100 種傳染 COVID-19 的可能性:本土疫情是如何爆發的?

最後更新時間:2021/6/1 00:00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臺灣的 COVID-19 疫情失控?5 月中下旬,確診個案從個位數、十位數飆到百位數,更奪走了超過百位病患的性命。回顧疫情,這一波本土感染最早可以回溯到 4 月,READr 透過資料帶你看這一波本土疫情是怎麼開始,又如何擴散至全臺。

從桃園諾富特飯店、宜蘭遊藝場到萬華群聚,北部短短時間內成為重災區,民眾跨縣市的訪友、探親、旅遊行為讓其他的縣市也快速被傳染,諸多中南部縣市首長疾呼疫情期間請減少縣市移動。如臺南市長黃偉哲就呼籲不要再「北生南返」、「北孫南送」;嘉義縣長翁章梁則籲請北部鄉親用電話關懷代替移動探視。

除了離島,臺灣本島各縣市出現首例後,傳染幾乎是一串接著一串:多個縣市出現嚴重的家族傳染狀況,儘管同住家人間傳染很難避免,但其實仍有不少大家庭聚餐、非同住家人傳染的情形。尤其民間娛樂「麻將」就至少造成 3 起大型群聚案。

目前擴散最廣的起源是萬華茶室相關群聚,儘管政府第一時間就勒令八大娛樂場所停止營業,但從各縣市不斷出現的陪侍店群聚案可以發現,無論是工作還是消費,需求從未間斷。而特種行業敏感,也造成疫調上的困難,成為強大又隱形的傳播鏈。

確診案例節節攀升的同時,從疫調資料中也可以發現不少個案是因為醫院客滿、排不到快篩而選擇移動到其他縣市。此外,通報與匡列不夠及時、準確,讓許多潛在的確診者仍在四處活動。

資料來源與限制

  1. 確診個案縣市移動狀況

    此專題報導內的資訊是所有公開資料彙集而成,縣市確診病例的移動狀況可能會縣市公佈疫調的詳細情形有所落差。例如,臺北市、新北市政府基本上僅公開確診數字,不公佈案號;彰化縣政府僅公佈確診個案足跡,不公佈案號等等。
    完整資料請見 GitHub > covid19_comfirmed_case_taiwan(READr 從 2020 年 1 月起,便開始每日更新疾管署公佈的 COVID-19 確診資料;今年 5 月 16 日後,也每日更新縣市政府公佈的疫調資料。歡迎使用甚至一起共筆!)
  2. 每日縣市確診病例數

    由於通報及檢驗量能落差,5 月中下旬指揮中心公佈的確診數開始出現「校正回歸」(backlog)。但指揮中心只公布各縣市校正回歸的總數,並未公佈各縣市的每日回歸新增案例,無法判別各縣市實際的疫情走向。 此專題報導內的資料分別來自不同來源,部分是由各縣市政府衛生局公佈或 READr 索取的統計資訊(宜蘭縣、彰化縣、新北市)、其餘是由病例資料推估而來,除了基隆市誤差較大(10%)以外,只有 6 個縣市的推估病例數與指揮中心公佈的總確診數有差距,差距皆不到 5%。
  3. 各縣市群組增加數

    資料分為全國相關的群聚,以及地方自身的群聚。全國相關群聚資料來源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於原始資料並未區分出每日校正回歸的數目,報導使用的群組增加數量是以公布日為主;地方自身的群聚則統整自縣市政府公佈的資料及病例資料。
監製 簡信昌|製作人、記者 李又如|資料協力 陳珮瑜、徐湘芸|設計 曾立宇|工程 小島|社群 徐湘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