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因素」愈來愈敏感之際,臺灣企業旺旺及鴻海陷入領取高額中國補助款的輿論風暴。READr 針對中港上市的臺商,調查超過百份財報,發現中國在這 10 年內針對 42 家臺商發放了 663 億(新台幣)的補助款,光旺旺、鴻海、頂新就包辦了六成。這些補助款代表什麼意義?靠錢打造的中國夢近年來又發生什麼變化?

「紅色媒體滾出臺灣!」6 月 23 日,超過 10 萬名臺灣人在凱達格蘭大道參與「反紅媒大遊行」。雖然滂沱大雨讓人動彈不得,參與者並沒有退縮,撐著傘聆聽主舞臺聚焦中國滲透臺灣媒體的演講。離主舞台較遠的地方,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短講,表達對鄰近大國的憂心:如擔心中國言論審查、一國兩制、民主制度會被摧毀等等,在在顯示臺灣人對於「中國因素」的焦慮愈來愈深。

不久前,臺灣知名企業旺旺與鴻海也因為「中國補助款」捲入輿論風暴。

今年四月,《蘋果日報》引述臉書粉絲專頁「消滅旺中的 87 種方式」,在報導中披露中國旺旺(註)的財報,顯示他們從 2007 年開始,一共獲得來自中國的 152 億(新臺幣)補助款。

旺旺隨即發表四點聲明,表示補助款為中國「招商引資」的方式,不少臺企也有領取。接著旗下的工商時報就刊出〈大陸補貼臺商 鴻海是大戶〉報導,列舉鴻海集團近幾年獲取中國補助款的情形。

對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在記者會上呼應,表示發佈消息的媒體具有政治意圖。陸委會副主任委員邱垂正則回應,臺商領取當地補助,並沒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對於中國是否會基於政治目的,介入臺灣媒體,會加以防範。

邱垂正口中的政治目的,正是輿論關注的焦點。畢竟旺旺與鴻海不光是臺灣頂尖的企業,前者在臺灣經營大眾媒體,後者的創辦人於今年四月宣布將投入臺灣總統大選。

我們調查了所有在中、港上市(註)臺灣企業(註),共有 42 間公司獲得中國補助款(文末有完整資料)。而旺旺與鴻海集團(註)近年來所獲取的中國補助款為臺企之最。除了被輿論關心的這 2 個企業以外,頂新集團旗下的康師傅獲得的補助款總額也排進第三名。

2008 年至 2018 年,臺企領取中國補助總額前 10 名

註:旺旺 2017 的數據統計至 2018 年 3 月;鴻海集團為富智康集團、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 3 間公司總和。

旺旺與鴻海前往中國插旗的時間,都在 1990 年代,恰好是中國積極向外資招手的時期。

六四導致西方經濟制裁 轉向華資招手

1978 年,中國推動改革開放,於廣東、深圳等沿海城市設置經濟特區,大力吸引外資。但 1989 年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引起西方民主國家的經濟制裁,改革開放陷入停頓,中國轉向「華資」招手。如香港在 1989 年投資中國的金額,佔外資總投資額的 29%,與日本相當;之後卻迅速上漲,在 1993 年達到最高 48.5%。(註)

旺旺集團正是在此時前往中國考察。起先,他們打算把廠設在珠江,但位於湖南的「華湘進出口集團」卻積極聯繫,希望他們能到湖南的望城縣看看。

現職中國旺旺副總裁廖清圳等人到了望城縣後,發現當地基礎建設並不完善,即便是外連的重要公路都沒鋪上柏油。廖清圳對當地政府提出疑問,對方卻開出相當優惠的條件,例如:協助修 80 米寬的路、半年建好廠、將整個工業區以每畝四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旺旺、改善電力供應系統、稅收政策比照出口型企業的「兩免三減半」(註)優惠。

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當地政府更召開多次幹部會議,「算清」這些優惠紅利是否能在日後通過稅收進帳。望城縣一年並沒有多少財政預算,但為了答應他們將路修成 80 米寬,湖南省還支付 2000 萬的修路費,當時湖南省修路的預算沒有一個超過 200 萬元。

就連旺旺招聘員工,當地政府也傾盡全力幫忙。1993 年,湖南的第一條生產線即將投產,他們開始徵才,但對員工設了不少條件,像是性別、學歷、身高、年齡的限制等等,引發當地民眾的抵制。原先預計招收 200 人的招聘只來了 50 人,縣政府又替找了 300 多人去應聘。

富士康曾包下河南省近七成進出口額

而郭台銘第一次踏上深圳時,那裡還沒有一個電話可以直接撥回臺灣,眼前所見的是尚未開墾的荒山野嶺。他對深圳官員說:「看得到的地,我全都要。」

在中國有大量工廠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宣布投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初選。(攝影/王均鋒 )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分析,對企業來說,拿土地的好處比拿補助款還好,「你看臺資鴻海郭台銘,他拿什麼跟深圳市政府談?他就說,我在這裡雇你 50 萬工人,你這裡深圳最多的人是我請的,所以你要給我很多土地、政策(優惠)。此外,你看大陸有些地方的工廠,有很多土地,工廠裡沒什麼生產,但拿了土地,就有機會趁土地升值之後賣掉。」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鄭州。這裡過去是以煤炭、水泥重工業為主要發展的地方,GDP 在中國中部敬陪末座。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鄭州市政府為了把富士康請來這裡,花費上億元人民幣財政補貼爲富士康解決用工荒。

《紐約時報》曾披露保密的政府記錄,記載鄭州市政府在多次會議中討論對 iPhone 生產的支持,提供包括基礎設施、勞動力、稅收、出口等優惠政策。

這邏輯不難理解,對不少地方政府來說,一旦引進像富士康這種巨型製造業,就能帶入「三大寶」——就業、稅收、上下游產業鍊。從 2010 年到 2016 年,鄭州富士康累計生產超過 4.6 億部 iPhone。富士康佔河南省外貿進出口的比重也在 2015 年達到最高峰,一共佔了 67.5%,貢獻率為 114.3%(註)

邀過來還不夠,地方政府還得想辦法把金雞母留下來。公開資料顯示,光是 2016 年,鄭州市政府給富士康的補助就有 8187 萬人民幣,名目是「失業保險穩崗津貼」(註),這是指企業若在用工淡季時沒有裁員,就會給予補助款。當年,富士康在鄭州的員工將近 30 萬人,而光鄭州的補助就佔了鴻海集團當年度政府補助金總額的三成。

從地方政府積極地包「紅包」,就可以窺見地方對大型企業的需求。太原富士康園區人力資源部部長郭崢崢曾表示,從 2015 年以來,山西太原富士康園區 3 家單位一共申請領取了近 4500 萬人民幣穩崗津貼。此外,2018 年深圳市政府也發放 2000 萬人民幣給富士康在深圳的子公司鴻富錦精密工業。

中國為什麼要給企業補助款?

當台商領取的中國補助款在臺灣引發爭議,連《日經新聞》對此議題的報導都提到,2016 年由民進黨的蔡英文獲選總統,臺灣再次政黨輪替,北京當局多次增加對臺企的優惠。只是我們檢視數據,除了鴻海集團以外,其他臺灣企業領取的補助款無論是「金額」或是「佔營收比例」都沒有集體上升的趨勢。

針對這波輿論,旺旺迅速指控這是政治操弄。畢竟對於商人來說,政府補助款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香港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解釋,全世界的國家為了發展,大多會使用這種手段,「它有幾個目的:第一,政府策略性發展的考量;第二,維持就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第三,作為宏觀調控的工具。各行業都有補貼,但不是每個時候都有效。」

一位不具名的中國分析師補充,有時甚至會發生地方政府不暸解補助款被企業用在哪裡的情況,意味著補助款的不透明性。例如,2017 年底至今,河南省南陽市先後引進十餘個汽車產業項目,並打算注入投資與補助,但承接項目的青年汽車卻問題連連,使得整個投資與補助的動向讓人質疑。

而臺灣企業也並非獲取中國補助的唯一對象。「1990 年代,他們吸引外資最大的目的地就是香港、臺灣。如果沒有香港,大陸根本不可能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莊太量說。

​​此外,大部分企業的年報都沒有列出政府補助款的詳細來源。根據現有的公開資料,只能模糊拼湊出可能的遊戲規則。

如產業。根據《新京報》報導,2016 年 A 股上市企業一共獲得政府補助 1655 億人民幣。其中,製造業公司獲得最多的補助款,佔總金額一半以上。汽車製造業則以近 150 億人民幣補助排名行業第一。這個數字恰好說明,為何像鴻海一樣的製造業,更容易獲得中國政府補助的青睞。

跟鴻海同樣為大型製造業的中國企業「比亞迪電子」為例,旗下有四大業務,包括汽車、電池、電子和雲軌(註),目前業務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車,是「中國製造 2025」(註)計畫高度重視的產業。日前比亞迪也公告收到深圳市政府給予的 34 億人民幣補助。

臺灣企業拿的補助款有特別多嗎?

註:統計區間為 2012 年至 2018 年。鴻海集團為富智康集團、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 3 間公司總和。

​​又例如規模。在臺灣企業中,領取最多中國補助款的前三名:旺旺、鴻海、康師傅,在中國都是一等一的大廠。截至 2018 年 3 月為止,旺旺在中國共有 1 萬個經銷商、35 個生產基地、90 間工廠;康師傅的規模更是比旺旺多上 3 倍,雖然近幾年在中國的規模銳降,2018 年仍有破百個生產基地。而富士康在中國則有超過 50 個廠區,雇用了 120 萬人。

但若將中國本地企業也納入比較,以旺旺集團所在的食品業來看,中國知名食品業伊利與蒙牛也獲取不少政府補助款。伊利獲得最多,其次是旺旺,接著是蒙牛。以營業額來看,伊利的確是最大的企業,但蒙牛乳品的營業額是旺旺的 145 倍,顯見企業規模並非唯一標準。

只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為什麼還要以大量補助款來留住外資?

首先是大環境的變化。中國的經濟成長開始下行,為了穩定產業與就業率,地方政府開始以穩崗的名義發放補助款。如前文提到的富士康,以及旺旺集團在 2018 年獲得安徽省安慶市發放 19 萬(人民幣)、重慶市發放 14 萬(人民幣);2017 年浙江省發放 1 萬(人民幣);2016 年湖南省長沙市發放 18 萬(人民幣)等。(註)

如果從中國政策的面向探討,2013 年習近平上任以來,相繼頒佈「一帶一路」、「中國製造 2025」、「十三五規劃」等政策,確實對於部分產業,包含製造業釋出相當程度的利多。

以鴻海集團的富士康工業富聯來說,2018 年 6 月上市後,首次公開募集 271 億人民幣——此為中國 A 股自 2015 年以來最大的 IPO。工業富聯在招股說明書中強調,會積極響應「中國製造 2025」的規劃,聚焦電子智能製造的前沿技術,致力於新產品的研發創新與生產實踐。

事實上,中國各地方政府在中央頒布《中國製造2025》之後,就已開始在地方開設許多相關的專項資金,支持相關產業的升級。像是,工業富聯也被湖南省政府選進「全國智能製造試點示範」。根據湖南省先前的公告顯示,只要企業與發展方向相符,將會「加大財政資金支持」。而這某種程度就說明了,2016 年之後鴻海集團子公司工業富聯的補助款為何有顯著的提升。

學者:當你拿中國的錢,就代表可能被收買

一直以來,臺灣社會針對兩岸的經貿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立場,一種是認為政府應該「在商言商」,讓經濟回歸市場機制;另一種是認為中國政府會通過經濟手段,在臺培養利益的代言人。因此,臺灣政府應該以政策清楚規範臺商。

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沈秀華的想法傾向於後者,她強調臺資在兩岸之間,從來就不只是經濟意涵,「在改革開放之後,臺灣人到中國投資,就已經說是『以經促統』的手段。早期臺資對中國的經濟有重要地位,後來(對比其餘外資)就沒那麼重要了。但最近因為中美貿易戰,臺資的政治意涵變得愈來愈強。」

她表示,必須關注台商獲取中國政府補助款的原因,「如果知道中國的錢有統戰意味,那你可以接受被統戰。不過今天郭台銘要選舉,旺旺旗下有媒體。當你拿中國的錢,就代表可能被收買,回來做臺灣媒體或選舉,我該怎麼信任?」

6 月 23 日,超過 10 萬名臺灣人冒雨在凱達格蘭大道參與「反紅媒大遊行」(攝影/林俊耀)

旺旺創辦人對於中國的態度,向來表現得相當明白。2008 年 3 月,他們在香港上市,創辦人接受《商業周刊》採訪時說:「臺灣的經濟一定要靠大陸,這免講,大家不用假仙啦!尊嚴?有錢才有尊嚴,有麵包才有尊嚴,不然有什麼尊嚴?」

他也曾在一場電視系統併購的公聽會上,針對自己曾違法收受中國新聞置入的資金,被罰款 180 萬新臺幣的事件直言:「為什麼不讓我們賺光明正大的錢?為什麼要讓我們賺偷偷摸摸的錢?當然這是過去的一些陸委會規定什麼,我是不知道,但是,我認為,應該讓我們去賺這個錢。」

但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旺旺集團與中國的關係。2011 年,旺旺確定買下中時集團(註)前,就在臺灣引發大規模反媒體壟斷的示威,他在中國的眾多投資是否可能影響媒體報導的立場,也受到關注。

至於設廠對當地影響動輒得咎的鴻海集團,郭台銘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很多人說商人無祖國,我覺得市場就是我的祖國。全世界最大市場就是中、美兩個地方,我們不去那,要去哪裡呢?」他心目中最大的兩個市場為了留下鴻海,都曾祭出高額補助款。(註)

郭台銘對於他在中國的投資會影響總統大選的質疑,一向不以為然。他曾告訴媒體,中國若要以關廠來要求對等談判,「我一定會搬到更有競爭力的地方」;在國民黨初選的政見發表會上,他也強調自己絕對不會被中國綁架:「富士康隨時有能力轉移生產基地,全球接單全球生產」,還諷刺旺旺集團「卑躬屈膝迎合中國大陸」。

但富士康六月中卻在官網發表聲明鄭重澄清「撤離」說法,並強調:「富士康自 1988 年投資大陸,31 年來伴隨改革開放步伐,與大陸共同發展成長;未來,富士康仍將持續扎根大陸,深耕發展。」

中研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在《尋租中國》提及,「臺資一直是中國對臺統戰的重要媒介,首先是對臺宣傳的價值。在博鰲論壇上,習近平再忙也要抽出十分鐘接見臺商代表。⋯⋯臺灣人身份資本在中國的可兌現性受到質疑,但是它作為一個象徵符碼,在臺灣媒體上被大肆報導,造成有利於北京的形象宣導。」

事實上,臺資的政治意涵一直都是中國的籌碼。例如 2001 年之後,中國和臺灣相繼加入 WTO,按理來說,中國必須履行國民待遇原則,也就是對本地企業和外資必須一視同仁。但時任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回應臺灣優惠問題時,就引述前中國總理朱鎔基的話:「承認是中國人,大陸就會願意對臺灣同胞讓利」。

「自由港」香港,是否已經受到中資影響?

近期香港因《逃犯條例》修訂而引發「反送中」抗爭,如那句著名的口號「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意涵,臺港兩地的民眾在某種程度上,對涉及中國的議題有著特殊共鳴。但無論是歷史發展或是現階段政治現狀,兩邊還是有著差異。另外,光從外資政策來看,香港並不以屬地主義限制資金,但中國資金在臺灣的投資,是受到限制的。

1993 年,香港股市的前 15 大市值公司,只有中信泰富一家是中國企業。如今,已經有 8 家都是中國企業。也就是說,在香港做生意,現在已經很難繞開中資企業。

綜觀歷史,香港社會的強勢資金曾經過多次流轉,從英資、港資,到現在的中資,一方面這是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所具備的開放性,另一部分也反映當下政治局勢。

對於資本流動,莊太量傾向於站在「市場機制」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人為限制,「香港是自由港,不限制資金來源。你中資來了,可以給人民高工資,我們歡迎;你中資的電信公司來,可以給便宜的電話費,我們歡迎;你中國的銀行來,可以給便宜的貸款買房,我們歡迎。我們是市場主導,今天你資金從哪來的,根本不重要。香港沒有抗拒啊,給我好處就可以。」

但中資投資港企,恐怕也不是全然沒有政治意涵。香港回歸以前,中資對於香港的投資是具備政治性的,協助主權移交的過程可以更為順利。

​​1982 年 9 月,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香港與鄧小平會面,兩人開始針對香港問題進行接觸。隔一年,中國對香港的投資有了顯著提升,更大幅擴大對香港製造業的投資。當時,中國所參與的值得注意的投資項目包括中國銀行大廈、海底隧道,以及對國泰航空的部分收購。通過一些重大項目的投資,試圖增加香港對回歸中國後,依然可保有現有經濟體制的信心。

至於回歸之後,它甚至成為另一種政治性展現。原先為港資企業的俊和發展集團,2014 年被中國新維投資買下,開始對佔中運動的立場趨於強烈反對。2014 年 10 月 9 日,俊和發展集團寫信給香港的四間大學,表示對於這些大學的學生領袖與教授參與佔中運動,深感失望,接下來將撤銷約 510 萬新臺幣的獎學金。

此外,日前在《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中,原先華人置業前主席劉鑾雄向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希望了解條例的正當性。最近他突然改變立場,表示撤回申請,接著強調自己是「愛國愛港」的商人,以及「一貫全力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

莊太量補充,不排除資本是有可能影響本地政治,「如果你是中資做事,在選舉的時候,他會指定你說投誰。但我還是覺得這是個人選擇,如果你不喜歡,那就別去中資公司做事。」

官方讓利的對象,逐漸從「臺商」擴大到「臺青」

2018 年,國台辦頒佈「惠台 31 條政策」,內容主要分成兩個重點,一個是繼續針對臺資企業給予優惠與補助,另一個是廣大「臺灣同胞」到中國學習、創業與就業的相關優惠。前者與過往「招商引資」大同小異,後者則顯示出近年官方重視的新方向。

「惠台政策一點都不新(註),它是一個整合型的政策,過去就有,現在只是拼出來。所以你說臺灣對於中國有沒有價值?一直都有。現在臺青、臺生、臺師都是大量吸引的對象。中國從過去就一路吸引臺灣人,那他吸引怎樣的臺灣人,就代表他看重的是什麼。」鄭志鵬說。

沈秀華補充,中國政府近幾年採取「人數」策略,吸引的對象已經從商界擴大到各年齡層。

中國的對臺政策,若以時間區分,大致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招商引資」(1990-2006)、第二個是「交流讓利」(2006-2015)接著就是「普惠融合」(2015-迄今)。

在「普惠融合」階段,可以看到像是「惠台 31 政策」、「臺灣學生憑學測均標成績申請中國大學」、「兩岸青創基地紛紛成立」等優惠措施接連出台。

我們進一步分析「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與「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臺企聯)網站刊登與臺商有關的新聞稿,從中發現中國對臺講話有了相對應的轉換。

國台辦談話熱詞出現次數變化

資料來源:國台辦網站

以國台辦新聞稿為例,2012 年至 2014 年強調「中小企業」、「經濟」、「交流」等辭彙,但從 2015 年開始,「青年」、「創業」、「新創」等詞彙迅速爬升。這樣的趨勢同樣出現在臺企聯的新聞稿裡。

今年一月,習近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 40 週年」,裡頭特別提及「歡迎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

與此同時,國台辦發表一則聲明,羅列對號召臺青的政績展現,像是「800 多名臺胞考取(中國)大陸諸多熱門行業職業資格,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今年又新增 23 個、累計達到 76 個,共入駐或服務臺企及團隊約 2000 個,逾萬名臺灣青年在此逐夢、圓夢。各類企事業單位今年共為臺灣青年提供超過了 2.5 萬個就業實習機會」。

近幾年, 中國官方也鼓勵企業為臺灣人提供更多實習機會,每年至少有 5000 個就業和實習機會釋出,並且可以享有就業或實習津貼。比方說,首次到廈門參加實習見習(1 個月以上)的臺生,給予一次性交通費補貼人民幣兩千元,或是只要參加實習實訓的臺灣大學生,就可給予每人每月不低於 500 元的補貼。

向臺灣青年兜售「中國夢」,成功了嗎?

中國的招攬對象瞄準青年,而這幾年赴中工作的臺灣人面貌也愈來愈年輕了。根據主計處公布的數據,從 2009 年開始,30 歲以下的年輕人前往中國的數量確實有了些微的爬升。同時,另一個明顯的差異在於 30 歲到 49 歲的人,開始下滑。

青年赴中國人數占比微幅上升

資料來源:主計處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主計處人口統計

2012 年,來自高雄的連憲成,雄中畢業之後,就以學測成績申請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就讀。當年跟他一樣錄取上海交大的臺生,還有另外 23 名。在他入學的前兩屆,人數都沒有超過二位數,分別是 3 名與 7 名。

儘管人數說不上太多,但顯著攀升的人數,還是與中國官方的政策相關。2010 年,中國教育部首次開放臺生可用學測成績「頂標」申請,2011 年將標準降至「前標」,去年再度將標準降至「均標」,隨著標準逐漸放寬,臺灣學生的人數也逐漸攀升。根據統計,2018 年有將近 7 萬名臺灣考生符合申請資格。

在學測成績開放之前,臺灣學生大多是通過另外四種方式進入中國的大學:港澳臺聯招、直接考中國高考、個別學校單獨招生,或是以大學學歷申請試讀生。其中港澳臺聯招與個別學校單獨招生是比較多人使用的管道,但這些申請者更多是當地臺商子女。

連憲成的父母是在北京的中小企業臺商,相對同齡的同學,他對中國的社會環境更為熟悉。他說自己決定到中國唸書,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可以用學測成績申請大學,方便很多。他補充,自從高一從媒體與父母口中得知這個資訊之後,就確定要通過這個管道申請中國的大學。

同時他也觀察到,臺灣學弟妹逐年增加,因此成立「上海交大台生聯誼會」,「這就類似於臺灣的大學裡雄友會這種,定期聚餐、辦活動。如果學校希望在臺灣招生,也會到臺灣辦分享會。」

就讀上海交大期間,連憲成會在寒暑假期間,回到雄中、雄女辦分享會。他表示臺灣高中生們大部分還是關心比較實際的問題,像是怎麼申請,或是課業是否跟得上,政治問題反倒不多。

2014 年 3 月 18 日,臺灣社會爆發的太陽花運動,參與運動的成員不少是年輕人。連憲成的朋友們也有參與,但他當時人在上海,是在網路上密切關注這個運動,「當時我有跟我朋友說,愈是這樣,這裡對臺灣青年的政策會越優惠。到後面這件事也算是印證了。其實這也很合理,不會來大陸的就是不會來,那會想來的,就是多一個實際層面的東西驅動他去做這件事。」

長期觀察中國對臺政策改變的沈秀華表示,太陽花學運使得中國政府開始意識到與臺灣年輕族群的距離,接著調整策略,希望吸引到這一群人。

中國國務院就在 2014 年 9 月喊出「大眾創業、草根創業」、「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等口號。過沒多久,各地方政府相繼成立兩岸創業基地,除了提供空間、住宿,也喊出會為臺灣的新創團隊,提供優惠措施。

只不過,起初創業優惠政策喊得風風火火,過了幾年再回頭看,就會發現大部分「兩岸青創基地」運作的並不是太成功。

2015 年,李世廣(化名)曾在南京協助運營青創基地。他表示,這幾年官方已經很少談「創業」,主要是國台辦授牌的單位,做出成績的並不多,「很多地方做這種青創基地,只是跟著(中央)政策走,這種先天就沒有重視的基礎。實際上,對地方來說,吸引這些沒有基礎的新創企業,對當地的經濟(稅收)一點幫助也沒有,就是一個政策風向。更何況,這其實是個一門專業。如果當時各地的招商局有認真在做,還是有好的可能性。」李世廣提到目前運營得還不錯的創業基地,大概只剩東莞和福建。

實際上,不少新創團隊,起初確實衝著優惠和市場前來瞭解,但最終留下的不多。根據中央社的報導,當地官員就曾表示,「兩岸青年創業政策是有政治目的的,創業失敗沒關係,很多人沒來過大陸,至少來看看」。

「大陸還是蠻重代表性的。早期來說,年輕人對他們來說,不見得是有影響力的群體,後來慢慢也開始需要重視。目前去那就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就包含臺生到那唸書,就會在當地就業,畢竟他們的生活圈就在那裡,這跟早期臺商的脈絡不一樣,以前即便去了十年、二十年,還是會覺得自己去大陸出差。」李世廣說。

「中國是想創造一個好的創業環境、一個經濟榮景的意象,這是中國政權持續的重要性。」鄭志鵬說,目前懷有「中國夢」的臺灣人,更多的是還沒有去過中國的人。

儘管近幾年,中國官方的確通過調整對臺政策與加大優惠希望吸引更多臺青,但在一個資訊流通的年代,臺灣年輕人對於中國的自主性了解,也比過去多了不少。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前往一個大的市場,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可能是再自然不過的邏輯。

以連憲成來說,他從大學開始在中國起步,逐步建立起自己生活圈,未來的就業也以中國為主,他們著眼的,確實就是那些更為實際的因素,「我們也知道他們有(政治)意圖,但他們也確實放了實質的東西。我們作為學生,其實也不太在意意圖,反正就是求學找工作,基本上就是淡化一些政治問題。」

中國把政治意圖包進優惠措施中,來招攬它想吸引的人,已經是慣用手段。只是隨著兩岸政經環境的變化,臺灣人對「中國因素」是更敏感還是更接受?中國的招攬方式還能不能如過去一樣成功?值得繼續觀察。

中港上市公司有 42 家臺企領取中國補助款

資料來源:各家上市公司財報
註:旺旺 2017 的數據統計至 2018 年 3 月;鴻海集團為富智康集團、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 3 間公司總和。

臺資企業領取中國補助款佔營收比例變化

資料來源:各家上市公司財報
註:旺旺 2017 的數據統計至 2018 年 3 月;鴻海集團為富智康集團、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 3 間公司總和。

  • 文字採訪:陳莉雅
  • 數據研究:李又如

  • 資料整理:李又如、李昭妟、老皮

  • 設計:財妹
  • 工程:凱子
  • 插畫:獅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