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進度0%

看板追追追計畫緣起

閱讀時間 7 分鐘

    我隸屬的媒體團隊 READr 為了台灣年底的大選推出了「看板追追追」計畫,我想先透過這篇文章,來介紹看板計畫的緣起。
    我在今年七月初飛往立陶宛,參與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舉辦為期七天的「透明學校」。
    因為我的透明學校心得無限拖延中,我得先介紹一下這個組織跟這個學校。 TI 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總部位於柏林,透過評鑑各國的「貪腐指數」,提供國際一個可供比較的報告。今年的亞洲年會就是在台灣舉辦。
    而透明學校則是一個七天的營隊,環繞著「貪腐」這個關鍵字,由來自世界各國不同職業(但有高比例是律師,不知道為什麼)的人一起從公部門、私部門、媒體的角度,以政治、軍事、生態、醫藥等主題,討論如何監督與杜絕貪腐。
    我以鏡週刊/READr 資料記者身份、開放政治獻金資料專題、以及 g0v 零時政府的推薦,幸運地獲得了獎學金飛到這個對我而言非常陌生的國家跟不同的人交流,獲得非常寶貴的經驗,未來會逐一有專文分享。
    今天要分享的是第三天,我們分成三個不同的主題工作坊:分別是治理私部門(Private Sector Compliance)、監督政府支出(Government Spending)、錢與政治(Money and Politics)。因為過去的報導經驗跟興趣,我選擇了 Money and Politic,關於這堂課的筆記對照台灣政治獻金制度的觀察將會另闢專文。
    我想先提一下這天的開始。由於這三個主題是同時進行,為了確保每個人都盡量能參與到想要的主題,主辦單位在行前就先調查了我們期望的志願序。
    一開始我還擔心這組太過熱門而進不去,結果前一天,我在白板上看到分組清單——我跟我的亞洲朋友:印尼室友、此團另一個台灣人都選了這個主題。
    因為每個班的人數有限,主辦單位事前先調查了志願序,當天才會知道你被分到哪個班。
    但這個主題的組別人數是最少的。
    其他兩個班有很多人手寫名字想要候補。
    我看著其他兩組的候補名單上有好多手寫的名字(我拍下照片的時候是早上,候補名單還在繼續發展的,但我們這張紙就是始終如一的白⋯⋯),不禁心想,亞洲人是比較熱衷政治嗎?
    我沒辦法在這個密集的七天營隊暸解所有的學員為何這麼選擇,但在上課時,一位坐我旁邊來自拉脫維亞的老兄讓我想到一個可能的解釋,而他為我帶來的例子也是這次看板計畫的起源。
    這個關於政治金流的工作坊分成三個部分,老師先分享完一些基本知識和見解之後,小組針對老師發放的資料實作,最後再分享小組成果。
    工作坊第二個部分談到政治獻金。實作的部分,老師發給我們一份政黨政治獻金的明細,要我們從資料找出不合理之處,實作的內容同樣在專文再分享。
    我隔壁的拉脫維亞老兄簡直像偵探一樣,快速帶我們完成了作業,我們在資料裡發現銀行不合理的貸款借貸年限(代表其實是銀行捐獻的政治獻金)、對不上帳的交通費和旅費⋯⋯等等。我把握這超前的進度跟這位老兄閒聊。
    我當時心裡想的是,真好,大家還有這些資料可以解讀、可以驗證,我們才剛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去「公開」一份「已經公開」的資料(如果你還不知道,歡迎參考此文及此專題)。
    結果老兄他聽完我的故事,用一副毫不在意的臉說,噢我們也有類似的網站,十多年前就公布上網了。
    趁他借走我的電腦要開網站展示,我問他,那媒體會像我們剛剛做的作業,去針對公開資料找問題嗎?他聳聳肩,「一開始媒體肯定是感興趣的,但現在他們都懶得看了」。
    天知道當下我多羨慕!但其實之前在做政治獻金專題時就發現,這在國外是一件非常基本的事。
    這些資料由 KNAB (英文全稱為The Corruption Prevention and Combating Bureau)公布,這是一個獨立的反貪腐機構,2003 年開始運作,由內閣監督。希望透過調查、教育、與預防來打擊貪腐。以台灣的制度來看,大概有點像是監察院。
    拉脫維亞的政府反貪腐組織 KNAB,希望透過調查、教育與預防來打擊貪腐。而調查的對象就是政府本身。
    這是他們的英文版網站,但是政治獻金的資料庫只有拉脫維亞語。
    由於我們前一堂課談政治貪腐時講到媒體上的選舉廣告,他就順便告訴我他們的國家是如何管制的:所有的媒體都得公佈自己的「廣告價碼」,而政治人物要買任何的廣告,都得上傳收據。
    由 KNAB公布的 2018年政治廣告地圖。下方是各媒體各形式的廣告價格,此僅為截圖。
    每一個點都有廣告所在位置的詳細資訊,以及收據。
    而這張地圖,除了可以廣告所在的位置以外,點下去就會連結到一個pdf檔,是這個廣告購買的文件,由誰購買、由誰售出、價格都清清楚楚登載在上頭。
    廣告購買的收據,買方、賣方、價格都清楚登載。
    我想著台灣雖然「公開」,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不可能是全貌的政治金流——我問,要怎麼確保所有的候選人都會按照規矩來?
    他說,如果你被抓到沒有登記,就不能在任何地方刊登廣告。
    就這麼簡單。當資訊全部暴露在陽光下,政府又能貫徹執法,或許就有機會一步步邁向這些國家的學員在這裡的樣子,對這些「公開資料」不以為意——我是指,公民能夠專心在監督別的事情上,畢竟資料開放、公開透明,是一個再基本不過的原則。
    當然這僅是一個來自拉脫維亞同學的分享,我沒辦法實地考證它的效果(如果有誰有相關經驗歡迎分享啊!),你腦中可能也開始浮現各種政治人物逃避的方法:這些資料真的有辦法呈現全貌嗎?這些管制真的有用嗎?
    在做政治獻金專題時,我也曾經疑惑過這些費勁力氣數位化的資料到底能夠呈現多少樣貌,但憑著凡事得踏出第一步的心情就做了,後來由行政院提案、立法院正式通過《政治獻金法》修正,未來政治獻金明細都要公開上網,這正是鄉民們從 2014 年努力至今的成果。而在參加完這七天的訓練營後,我更是這樣覺得:
    規則與管制就像圈住羊隻的柵欄,永遠都會有羊逮到機會跑出來。但如果我們有更嚴格/合理的管制,讓非法行為的活動空間變小,羊隻逃走的風險就會變高。
    有一天,當風險高到不值得冒險,這個管制就有可能變正常。它可能很漫長,也不只是單靠制度的改變就有可能發生,但不能因為管制看起來沒有用,就完全不去做。
    那可以怎麼做呢?我們再來實驗看看吧。
    台灣對於選舉廣告的相關規則,是投票前兩個月才能懸掛競選看板。但之前就有媒體報導,在五月時台北市市議員參選人就已經有一百多件違規案例,市長柯文哲雖說「該辦就辦」,現在卻還是在街頭上琳瑯滿目。
    這次,「看板追追追」可能來不及留下九月以前的違規看板紀錄——當然它也不見得違法,只要看板上沒有跟選舉相關的字樣,花錢掛一個向您問安的看板也沒什麼大不了——但至少,這一次我們可以向公開透明更往前更邁進一步。
    有了資料記錄,候選人就得更誠實面對一面看板背後的贊助、金流、以及是否遵守規則。或許我們也可以解答這樣的問題,砸錢掛看板就等同於知名度嗎?質(看板上的創意)與量哪個重要?哪裡是看板的兵家必爭之地?誰的照片又是最佳輔選員?而這些,都得從最基礎的資料建立開始。
    我們還沒有選舉廣告登記制度,「看板追追追」想向你們借力。你可以拍下你身邊的競選看板上傳到網站上,或是一起驗證看板上的人物及內容(在選舉完畢之後還會有第二次的資料驗證)。我們也鼓勵候選人能在自己的頁面上傳自己購買廣告的收據。
    再一次,一起讓台灣往公開透明更進一步吧。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最新報導